全球電網超負荷 超十億人或將麵臨斷電風險
今年夏天,全球電網將無法提供充足的電力來滿足日益飆升的需求,這可能會(hui) 使得超10億(yi) 人麵臨(lin) 著被斷電的風險。由於(yu) 化石燃料短缺、幹旱和熱浪、商品中斷和俄烏(wu) 衝(chong) 突導致的價(jia) 格飆升,以及綠色能源轉型的失敗(電網運營商讓太多化石燃料發電廠退役),電網已變得不堪重負。綜合這些因素,即可合理地推斷出,未來北半球地大部分地區將會(hui) 麵臨(lin) 一場停電風暴。
電力危機將會(hui) 影響全球大部分地區和主要經濟體(ti) ,可能在不到一個(ge) 月的時間裏,即6月21日夏季開始之時就會(hui) 爆發。在亞(ya) 洲、歐洲和美國一些地區,由於(yu) 許多家庭都會(hui) 打開空調以躲避酷熱,當製冷需求激增時,這些地區將沒有足夠的電力供應。外媒觀察到,亞(ya) 洲的熱浪已經造成每天長達數小時的停電,巴基斯坦、緬甸、斯裏蘭(lan) 卡和印度各地共超10億(yi) 人處於(yu) 危險之中,而且目前幾乎看不到任何緩解的跡象。中國和日本的電力供應也將會(hui) 十分吃緊。本月早些時候,隨著夏季熱浪的到來,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六家發電廠出現故障,這也預示著未來可能會(hui) 發生的事情。今年夏天,從(cong) 加利福尼亞(ya) 到五大湖,美國至少有十幾個(ge) 州麵臨(lin) 著停電的風險。南非今年將迎來創紀錄的停電時長。而由於(yu) 俄羅斯的影響,歐洲正處於(yu) 危險的境地——如果俄羅斯切斷了對該地區的天然氣供應,可能會(hui) 導致一些國家出現輪流停電的情況。分析師Shantanu Jaiswal表示,戰爭(zheng) 和製裁擾亂(luan) 了大宗商品市場、極端天氣和疫情推動電力需求的經濟反彈是一種獨特的情況,上一次“這麽(me) 多因素同時發生已不知道是什麽(me) 時候了。”歐亞(ya) 集團分析師Henning Gloystein警告說,如果今年夏天全球範圍內(nei) 發生大規模停電:“這可能會(hui) 引發某種形式的人道主義(yi) 危機,造成數十年來前所未有的糧食和能源短缺。”美國監管機構表示,從(cong) 五大湖到西海岸,美國一半的地區可能會(hui) 遭遇停電,原因是缺乏發電和超級旱災。 這可能是世界當前電力危機的一個(ge) 縮影。由於(yu) 缺乏化石燃料投資,以及隨著電網試圖向更清潔、更環保的能源過渡,化石燃料發電廠逐漸減少,這也進一步導致全球電網的格局變得十分脆弱。Wood Mackenzie有限公司的的分析師Alex Whitworth指出,隨著電網向綠色能源過渡,當沒有陽光或者無風時,缺乏電池存儲(chu) 將再一次使得電網不穩定,同時更大的壓力也正在使得化石燃料工廠迅速退役。 Whitworth說:“每次出現陰雲(yun) 、風暴或連續一周的風幹天氣,你將都會(hui) 麵臨(lin) 電力的供應恐慌。我們(men) 真的預計,這些問題在未來五年將變得更糟。”作為(wei) 美國最大的發電廠燃料,天然氣的供應在美國全國範圍內(nei) 受到限製,價(jia) 格也正在飆升。據北美電力可靠性公司稱,美國大部分地區和加拿大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將會(hui) 變得緊張。這是監管機構迄今做出的最可怕的評估之一。消費者將被要求通過減少能耗來幫助保持電網穩定。在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(ya) 州,由於(yu) 去年管道破裂限製了進口,天然氣供應進一步減少。此外,氣候變化加劇了幹旱,嚴(yan) 重抑製了水電供應。加州獨立係統運營商本月表示,在極端天氣的影響下,加州在未來幾年中可能麵臨(lin) 停電的風險。在由美國中部獨立係統運營商(MISO)運營的15個(ge) 州的電網中,有11個(ge) 州的用戶麵臨(lin) 斷電的風險。MISO為(wei) 大約4200萬(wan) 人口提供服務,預計其“不足”的發電能力無法滿足今年夏天的最高需求時期,尤其是在中西部各州。在夏季需求開始之前,電網從(cong) 未發出過這樣的警告。經紀公司Tradition Energy的市場研究總監加裏·坎寧安(Gary Cunningham)說,德克薩斯州2021年2月的冬季風暴曾令數百萬(wan) 人在黑暗中生活數天,盡管該州在此之後努力提高恢複能力,電網“仍然麵臨(lin) ”短缺的風險。CoBank ACB負責電力、能源和水資源的首席經濟學家Teri Viswanath說,疫情期間基礎設施老化和維護延誤加劇了更惡劣天氣帶來的問題。她說:“在全球範圍內(nei) ,美國經曆的停電比任何其他工業(ye) 化國家都多。我們(men) 大約70%的電網即將報廢。”到目前為(wei) 止,停電的中心是南亞(ya) 和東(dong) 南亞(ya) ,那裏的熱浪使空調開足了馬力。巴基斯坦、斯裏蘭(lan) 卡和緬甸基本上都是全國性的停電,這些國家共有3億(yi) 人口。一位邦官員本月表示,在印度,全國28個(ge) 邦中有16個(ge) 邦——擁有7億(yi) 多人口——一直在努力應對每天2到10個(ge) 小時的停電。印度政府最近指示企業(ye) 增加購買(mai) 昂貴的外國煤炭,同時還取消了擴建礦山的環境協議,以試圖增加燃料供應,但這些舉(ju) 措是否會(hui) 緩解電力壓力還有待觀察。即將到來的季風季節應該會(hui) 帶來涼爽的天氣並減少能源需求,但可能也會(hui) 淹沒采礦區並阻礙燃料供應。在越南,國有公用事業(ye) 公司一個(ge) 多月來一直在為(wei) 電力短缺做準備,原因是需求上升,而國內(nei) 煤炭供應下降,國外燃料價(jia) 格飆升。今年3月,日本曾發生過一次電力恐慌,當時一股寒潮引發了電力需求激增,而就在幾天前,地震導致數家煤炭和天然氣工廠下線。根據電網的預測,在即將到來的夏季,電力供應預計將會(hui) 緊張,明年冬天可能也會(hui) 再次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。東(dong) 京都政府發起了一場節能運動,要求居民采取措施,比如少看電視。在歐洲,停電的風險較低,因為(wei) 夏季家庭使用空調的需求不大。歐洲大陸也都在競相填滿天然氣儲(chu) 備,但這並不意味著擁有可以犯錯的餘(yu) 地。挪威幹涸的春天限製了水電的供應。法國電力公司核反應堆的長期停運也給電力的價(jia) 格和供應帶來了更大壓力。歐洲最大的核電生產(chan) 商今年已經第三次削減核電產(chan) 量目標,這些都是歐洲電力危機惡化的最新跡象。Rystad Energy電力市場分析師羅寧根(Fabian Ronningen)表示,如果俄羅斯切斷對該地區的天然氣供應,可能會(hui) 引發一些國家的輪流停電。雖然他表示,俄羅斯采取這種大膽舉(ju) 措的可能性“不大”,但隨著俄烏(wu) 衝(chong) 突的持續,他的觀點變得更加悲觀。就在兩(liang) 個(ge) 月前,他還認為(wei) 這種可能性“非常小”。包括西班牙、法國和英國在內(nei) 的一些國家一直在進口大量液化天然氣,它們(men) 可能有足夠的供應來消化這一打擊。但東(dong) 歐的情況可能會(hui) 有所不同,包括希臘、拉脫維亞(ya) 和匈牙利在內(nei) 的一些國家使用天然氣作為(wei) 電力的主要來源,它們(men) 嚴(yan) 重依賴俄羅斯的供應。羅寧根說,這些國家發生停電的可能性最大。他說:“我認為(wei) 歐洲消費者甚至無法想象這樣的情景,這在我們(men) 有生之年從(cong) 未發生過。”如果電網在今年夏天繼續承壓並出現崩潰,那麽(me) 這將是今年冬天的一個(ge) 不祥征兆。